Friday, March 2, 2012

拉屎、撒尿、流汗

人出生後,若沒順利拉屎會怎樣呢?屎拉不出來,先使大腸中毒,後壞死自己內臟。
人往往懂吃,研究吃,將它發揚光大,促成美食人生,現在也有了美食寶島。


但研究如何可以順利拉屎,順利撒尿,順利流汗的科學就不能簡單一點嗎?!


根據 Y(s) = H(s) X(s)


設 Y(s) 可如下


     順利拉屎[Y(s)] = 人身消化排泄系統[H(s)] 吃下肚的東西(少油少鹽少糖)[X(s)]
     撒尿清澈[Y(s)] = 人身消化排泄系統[H(s)] 喝下肚的東西(經過濾的好水)[X(s)]
     定期流汗[Y(s)] = 人身消化排泄系統[H(s)] 運動的週期(待室內的活動時間)[X(s)]


依現代人的生活,若 X(s) 定義為從出生以來各自分別累積的毒素,那


     可分別從出生起開始計算累加「吃下肚的東西」「喝下肚的東西」「室內各式的活動時間」來積分可得。換言之,只要是人,吃太油、太鹹、太甜、喝太多加工飲料、不太運動,註定要比吃少油、少鹽、少糖、喝好水、多運動的人要提早將人身敗壞掉。


H(s) = Y(s) / X(s)

      轉移函數 H(s) 即為人身消化排泄系統(s)的好壞,與能否 Y(s) 順利拉屎撒尿流汗成正比,與X(s) 成反比。待室內時間越久,諸如網咖待越久、愛去咖啡店越多次、自然流汗的越少,內臟負荷越大,也越不順利排汗。


一般我們離開學校,工作社會環境,就開始接觸美食主義、娛樂當道主流下漸漸忽視了簡單的數學關係,也慢慢離開了體育生活這一塊。如果家庭經濟小康的父母,希望從小孩一出身後能致力於正確的「飲食文化」及適當的「戶外活動」,身體力行,小孩自然長得健健康康; 然若經濟上本已難維繫的家長們,可在有限照顧小孩的期間內,透過家長會或是親戚鄰居好友的互相分享,獲得妥善的健康飲食知識與方法,便能順利傳承給孩子們一些基本健康的生活方式,諸如盡可能教育孩子細嚼慢嚥、進食時不觀看電視、專注於飲食用餐以及溫馨用餐的情境,使消化系統能夠承受最適當的負荷。如此,再搭配固定的運動量,小孩的健康即可從小做起,於耳濡目染下培養出正確的飲食與運動習慣,也能應付當今浮華不需要的美食世界。


曾經聽聞朋友的一位大師說過:我們人身阿,如果可以不用吃喝就可以過活,那這地球將會變得很不一樣!


我想非人之人,並非不吃不喝不運動,只是換了不同的轉移函數繼續永續『生存』下去罷了。


做一個人,可以這樣:


1. 要拉屎得順利,可多吃素、多攝取蔬果。
2. 要撒尿得順利,可多喝水。
3. 要流汗得順利,可多運動。


實踐、堅持每天運動、揪團運動、一週一天無肉日、支持有機作物、無毒飲食、拒做聚毒人、疼惜自己要作健康檢查、減少上網與看手機的時間、減少甜點、準時就寢、多攝取蔬果、少飲料、多戶外運動、大笑。